“见龙在田”艺术家作品推介|游其、银坎保《“叒”之风雨亭改造项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3642m7xhv&width=500&height=375&auto=0“叒”之风雨亭改造项目记录,拍摄、剪辑:银坎保
“叒”之风雨亭改造项目
一、缘起:自2015年1月游其、银坎保发起的一个艺术项目:“叒”。通过寻找六种废弃物对其进行改造,让“废物”的概念与当代文化形成联系,产生一种新的进入生活的可能,让人们普遍认为的废弃之物在当下语境中得到新的文化意义上的转化。
2016年秋,时逢银坎保与陈晓阳发起不同于以城市中心主义为准绳的乡间美术馆计划--源美术馆项目。期间银坎保在考察源美术馆的过程中,于乐明村田间,偶然发现此半废状态的水泥框架风雨亭。它恰符合我们“叒”项目中,原先计划改造某种废弃实体建筑空间的条件。经艺术家游其与银坎保讨论后,采取参与源美术馆首期启动项目——“龙眼驻地计划”。以驻地创作的形式,落地实施“叒”项目寻找到的第三种废弃之物:“乐明村风雨亭”的改造。
风雨亭改造前的状态
二、改造对象:“乐明村风雨亭”。该亭处于田野之间,村民反映其建造本身具有一定的实效作用,原先计划于亭中搭建的石材桌台与凳椅,供农忙之时的村民休息而用。由于各种原因而半途撤工,只遗留水泥框架。经过艺术家与村委会和绿芽基金会的讨论后,大家认可和同意了该项目——“叒”之风雨亭改造项目的启动。
风雨亭改造前的状态
三、改造方式:艺术家提出方案,建筑外观采用当地的原生态竹子作为材料,竹子源自村民的捐助。通过与村民共同搭建,体现项目中“过程体验”的最大化。
风雨亭改造草图构思
风雨亭改造过程记录
风雨亭改造的部分参与村民合影
关键词:“观念的发酵器”——“风雨亭”作为废弃之物中的空间概念,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观念转化器”作用,既复原它起初功能的同时又激活村民日常观看习惯中被遮蔽的“审美原力”。同时可以让这个建筑融入到周边的自然环境中,成为可以激活日常生活的一种审美和观念转化的实验场。
四、进度状况与记录:初期进展顺利,创作方案明确,中期施工遇到多次技术难题,经与村民通力协作得到解决。意外的的是:施工中前期因个别反对的声音,实施过程被第一次“叫停”,后经协商解决;不料,中后期再度被叫停。为了项目的推进,我们进行了几次协商和会议,有一次的会议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未果。目前,项目暂时“搁浅”中。
风雨亭的现状,上两图摄影:林泽君
就目前的作品实施过程来看,该项目的意义指向变得更为扑朔,这也是我们起初意料不到的。其中的原委直接体现了当下乡村政治与新旧观念的抵牾。离驻地计划结束日期已屈指可数,但有意思的是:“从化乐明村风雨亭”再度“被烂尾”处于废物之状,盘踞在那片田野之上……
五、后期项目的推进,多方的力量开始进入,这也正是项目的意义所在,现在有部分村民提出,可以用民主投票的方式决定下一步的进展。艺术家的作用也随之转化,也许变成客观记录者,主体还是当地的村民。项目最初的设计,也是希望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有更多的村民参与,从而涉及到乡村的政治和社区文化等问题的交流。推进过程中,村民的参与,各方权益的角力,合作,邻居的日常矛盾等,在这个空间里发酵,比我们预想的来的更快和更激烈。这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少的难度,正是这个项目最有意思的地方。下一个阶段,我们将会就风雨亭的改造进行下一步的讨论,投票,执行等问题的处理,也许在2017年,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及方法。也印证了蔡文方女士的一句话:慢慢来,才是快的。
讨论风雨亭改造的新可能
鸣谢以下乐明村的村民:
何力带、何金水、何灿明、杨锦照、谭路娘、赵银玲、谭桂容、何焕培、何卫和、何韵婕、潘光环、陈润花、何亚松、何镜明、何永权 、陈桂花、何观连
继续了解“叒”的前期其他部分,请关注:
银坎保与游其,摄影:林泽君
游其
男,艺术家,籍贯湖南,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专业,任教广州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广州。
银坎保
男,自由艺术家,出生于雷州,生活工作于北京、广州。源美术馆和“龙眼”驻地计划发起人。
2016“龙眼”驻地计划
联合发起人:陈晓阳 银坎保
主办:源美术馆、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
协办:乐明村村委、同熙投资、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广汽本田
支持:A+A 艺术文化机构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源美术馆"所有)
源 美 术 馆
公 益 艺 术 行 动 平 台
【声明:源美术馆公众号所有图文版权保留,
需要引用或转载请联系管理员,侵权必究】
管理员邮箱:yuanmuseum@163.com